中新社南宁9月19日电 题: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如何为东盟打造经济增长中心赋能?
中新社记者 杨陈
东盟9月初刚提出要打造成全球经济增长中心,就在第20届中国—东盟博览会(简称东博会)上,以大规模参展且迅速恢复至疫情前水平之姿,展示出其对东博会平台的重视,对提升与中国合作质量的期盼。
9月16日,第20届中国—东盟博览会在广西南宁开幕。中新社记者 陈冠言 摄相互需求基础牢固
9月16日至19日,东博会在广西南宁举办。柬埔寨、印尼、老挝、马来西亚、缅甸、泰国、越南7个东盟国家恢复包馆,参展的品牌企业较往年增多。
中国社会经济系统分析研究会副理事长张建平认为,中国和东盟的贸易规模有望在今年突破1万亿美元。东盟展览规模迅速恢复,表明中国和东盟之间经贸关系的互补性非常强,相互的需求基础牢固,贸易潜力正在迅速释放。
相关数据预测,2023年东盟平均经济增长率将达到4.7%,2024年将加速至5%,均高于全球平均增长水平。
中国—东盟商务理事会执行理事长许宁宁表示,在东博会的推动下,中国和东盟已相互成为重要的投资合作伙伴。“一带一路”倡议提出10年来,东博会在推动共建“一带一路”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,推动了中国与东盟各国贸易、投资、互联互通等合作。目前,中国和东盟10国都已签署共建“一带一路”的共识文件,本届东博会还设置了“一带一路”展区,举办相关专题活动。这都将极大地推动“一带一路”建设,从而促进东盟经济快速发展。
9月16日,民众在第20届中国—东盟博览会泰国馆逛展。中新社记者 陈冠言 摄共建“一带一路”成关键变量
9月中旬,中越首个跨境智慧口岸项目在广西凭祥开工,双方将合作建设智能跨境货运专用通道,实现货物全天候智能通关。
这是中国—东盟促进产业链供应链深度关联的又一举措,也是共建“一带一路”设施联通、贸易畅通的生动实践。除此之外,10年来,中老铁路、印尼雅万高铁、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等互联互通项目顺利推进,为双边合作降低了物流成本,也将对东盟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发挥更大作用,惠及更多当地民众。
“积极融入‘一带一路’建设,是东盟国家经济快速增长的一个关键变量,让东盟深度参与到全球价值链分工之中,自身的比较优势得以有效发挥。”广西民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胡超表示,在“一带一路”倡议下,中国与东盟国家共商共建共享,在东盟国家设立了一定数量的海外园区。这些园区不仅成为中国企业到东盟国家投资的集散地,也吸引了东盟国家和其他国家企业的入驻,极大地促进了东盟国家经济增长。